1、时间不要过长。 2、皮肤破损的地方不要拔罐。 3、拔罐之后不要马上洗澡。
1、睡觉是养生首要素。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:00~早3:00。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,冬季主藏,冬季不藏,春夏不长,即第2天没精神。 2、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:1)足够的气血;2)畅通的经络。 3、足够的气血靠:足够的食物+胆汁+优质的睡眠(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,由植物神经主导)+良好的生活习惯。 4、畅通的经络需要:清净心。七情六欲会破坏清净心,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。 5、维持健康的身体需要“增收(增加气血)”,也需要“节支(减少血气的损耗)”。
快速缓解腰疼的注意事项,易筋堂养生中心。腰肌劳损,又称功能性腰痛、慢性下腰损伤、腰臀肌筋膜炎等,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,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
中医五行学说认为, 肾主藏精,开窍于耳,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。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,可起到健肾壮腰、养身延年的作用。 一、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,用食指、拇指提拉耳屏、耳垂,自内向外提拉,手法由轻到重,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,每次3~5分钟。此法可治头痛、头昏、神经衰弱、耳鸣等疾病。 二、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,以拇、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,直至耳轮充血发热。此法有健脑、强肾、聪耳、明目之功,预防阳痿、尿频、便秘、腰腿痛、颈椎病、心慌、胸闷、头痛、头昏等病症。 三、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、食指夹捏耳廓,向上提揪、揉、捏、摩擦15~20次,使局部发热发红。此法有镇静、止痛、清脑明目、退热、抗过敏、养肾等功效,预防高血压、失眠、咽喉炎和皮肤病。 四、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,再搓摩至发红发热。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,再放手让耳垂弹回。每天两三次,每次20下。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,有健肾壮腰之功效。 五、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,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。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、舌下腺的分泌,减轻喉咙疼痛,治慢性咽炎。 六、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廓,手指托后脑壳,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,可听到“隆隆”之声,曰击“天鼓”。此刺激可活跃肾脏,有健脑、明目、强肾之功效。 七、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,向后按摩腹面(即耳正面),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,反复按摩5~6次。此法可疏通经络,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。 八、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,这时会听到“嚓嚓”的声音。每次20下,每日数次,只要长期坚持,能强肾健身。 以上八法,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,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,只要能持之以恒,能收到理想的效果。
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推荐了一道祛除痱子的食疗方———三豆汤。用绿豆、红小豆、黑豆各10克,加水600毫升,小火煎熬成300毫升,可以加适量白糖,让孩子连豆带汤吃下即可,可以长期服用。
1.热毒型:高热,寒战,头痛,小腹疼痛,带下量多如脓,臭秽,尿黄便秘,舌质红,苔黄,脉滑数或弦数。妙方:野菊花栓:外用,每次1粒,肛门给药,一日1-2次。
腰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。中医认为,腰痛可分为4个类型:①寒湿型腰痛。此型腰腰痛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出现腰部酸痛重着、转侧不利、活动时疼痛更甚等症状。
制首乌具有补血通便的作用,决明子具有化痰降血脂的作用。适用于免疫力低下;经常进食高脂膳食者,高血脂的人群;便秘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;经常外出人士;工作紧张,饮食无规律者。也适用于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、动脉硬化、心脏血管疾病患者;循环不良、四肢麻痹、颈项酸痛、手脚冰冷;血脂症、肥胖症;记忆力减退、老年痴呆者。